「宮寒」要暖宮?

「宮寒」可理解為「子宮寒冷」,屬一般坊間用語,在中醫入面並無「宮寒」一詞。如果要說寒與子宮的關係,中醫認為可以由寒邪太過,或自身陽氣不足,導致寒邪凝滯胞宮,但寒邪不只針對子宮,或者只有子宮的陽氣不足,往往全身都會受(虛)寒影響。

由(虛)寒引起的婦科症狀:
月經: 痛經、經量過少、閉經、經色紫黯、有血塊、經行不暢等
白帶: 白帶量多、質地較稀
孕產: 不孕、產後腹痛、產後惡露排出不暢等
其他全身症狀: 手足冷、惡寒、精神欠佳、胃口差、胃腹疼痛、泄瀉、失眠、腰痠痛、下肢痠痛、水腫、尿頻、面上長斑、面色較暗、性慾低下等
亦有人問: 坊間經常聽到的暖宮療程有用嗎?

所謂對症下藥,如女士有(虛)寒的情況,才需以溫熱的方法治療,要判斷是否真(虛)寒,請交給註冊中醫師,切勿道聽途說;而如果本身(虛)寒較重、全身症狀較多或伴有其他的虛損,單靠暖宮的力量,並不足以改善症狀,這時應向註冊中醫師求診。

要改善由(虛)寒引起的疾病,中醫的總治療方向是「寒則熱之」和「虛則補之」,內服中藥使用桂枝、生薑、黃芪、當歸等藥材,另外亦會視乎需要作針刺治療,去疏通由寒引致的經絡阻塞,甚至會配合艾灸、隔薑灸,或天灸等外治療法,達到提升陽氣和祛除寒邪的功效。

相反,如果身體不屬(虛)寒,做暖宮療程可能會加重體內的熱,引起口乾苦、口氣、小便黃、大便乾等症狀,亦可導致異常的陰道出血 (如排卵期出血、經期延長、經量增多)或白帶顏色變黃等問題,所以不要以為暖宮療程人人適合。

要有效改善(虛)寒,除了做治療,日常生活習慣亦要配合,當體內陽氣得到補充(例如多曬太陽、適當運動鍛鍊、泡腳、充足休息和睡眠等),寒邪持續減少(例如少吹冷氣、少穿露臍裝、少食生冷寒涼之物等),自然連「宮寒」都能消失。

 

原文出處: https://www.gloryin.com/knowledge-detail.php?cid=5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