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罐是什麼? 有咩原理?
拔罐是一種傳統中醫治療方法,最早記載在戰國時代著作《五十二病方》中。古時拔罐是用作治療用途,以治療外傷居多。醫者利用火燃、真空抽氣等方法,以罐作為操作工具,借助負壓和熱力,將玻璃罐中的空氣排走,使罐吸附於體表,5-10分鐘後拔除罐,因吸力和刺激導致皮膚留下色淡紅、色紫黯的圓形罐印,即瘀血。
在瘀血代謝的過程中,有一種特別酵素「血基質氧化酶-1(HO-1)」,是一種「壓力蛋白質」,透過誘發抗氧化反應,調節發炎反應,可達到保護組織的效果:
- 增加會抑制發炎反應的物質,例如:IL-10。
- 減少會促進發炎反應的物質,例如:IL-1b、IL-6、TNF-a。
- 促進巨噬細胞轉變為非刺激急性發炎 (M1)的種類。
- 增加組織內的「血管內皮生成因子(VEGF)」、促進粒線體的生成。
「血基質氧化酶-1(HO-1)」負責將血基質分解為膽綠素、一氧化碳、鐵。膽綠素或膽紅素有抗發炎的效果,在糖尿病的動物實驗中,膽紅素有促進傷口修復的效果。一氧化碳有著擴張血管的效果,有助於促進患部的循環,具有抗發炎及止痛的效果。
拔罐有什麽方法?
常用拔罐方法有閃罐法、抽氣法、留罐法、走罐法、刺絡拔罐法等。
閃罐法
罐子拔上後即起罐,反覆吸拔多次,至皮膚潮紅為止。多用於局部皮膚麻木或虛證。
抽氣法
將真空槍口輕輕套住罐具頂部活塞後,垂直快速提拉桿數次,至拔罐部位皮膚隆起,以客人耐受為度,治療結束時提一下罐頂活塞放氣即可,每次治療時間 10 分鐘。
留罐法
拔罐後,留置一定的時間,一般留置 5 至 15 分鐘。罐大吸拔力強的應適當減少留罐時間,夏季及肌膚薄處,留罐時間也不宜過長,以免損傷皮膚。
走罐法
一般用於面積較大,肌肉豐富的部位,如腰背、大腿等部,須選口徑較大的罐子,罐口要求平滑,多用玻璃罐。先在施術部位塗上油性介質,將罐吸上後,以手握住罐底,稍傾斜,即後半邊著力,前半邊略提起,慢慢向前推動,在皮膚表面上下或左右來回推拉移動數次,至皮膚潮紅為止。
刺絡拔罐法
用三棱針、粗毫針,按病變部位的大小和出血要求,按刺血法刺破小血管,然後拔罐,可以加強刺血法的效果。適用於各種急慢性軟組織損傷、神經性皮炎、皮膚瘙癢等。
拔罐功效
拔罐療法通過排氣造成罐內負壓,罐緊附著於皮膚表面,牽拉了神經、肌肉、血管以及皮下的腺體,可引起一系列神經內分泌反應,調節血管舒張及收縮功能,以及血管的通透性,從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。
在拔罐後的局部皮膚,可見不同程度的泛紅和腫脹,都是血液往局部聚集的反應。拔罐具有通經活絡、活血止痛、行氣消腫、袪風濕等治療效果。研究顯示,拔罐後能放鬆局部的肌肉、筋膜,因此能改善因慢性肌肉緊繃僵硬所造成的疼痛與關節活動障礙。
原文出處: https://www.bowtie.com.hk/blog/zh/%E6%8B%94%E7%BD%90-%E7%98%80%E9%9D%92%E9%A1%8F%E8%89%B2-%E7%A6%81%E5%BF%8C/